• 站内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科技领域诚信建设再出新政

访问次数:2100发布时间:2019-10-10 17:13:52

2019年10月8日,科学技术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发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处理规定》)。《处理规定》颁布的目的是为规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凡是在科学技术活动中违反国家法律及管理规定、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秩序的单位和人员,相关处理均适用于该规定。

《处理规定》中重点提到“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对于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的处理,除约谈、责令整改、警告、通报批评、终止或撤销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管理执行等常规处理手段外,另外提出对于存在科研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还将被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由相关部门依规进行联合惩戒。并且,对于一年内有有2个及以上人员被纳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的单位,会被作为科研监督重点对象,监督检查频次力度相应增加。

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到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个诚信守信的科研环境。2019年2月,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更是引发社会各界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对诚信科研的关注。为完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政府近年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加强科研诚信的教育和宣传、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加快推进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2019年9月科技部、中宣部等二十个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以规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科研领域诚信建设机制正逐步完善,并日渐落实到位。此次《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正式将科研违规行为纳入联合惩戒范围,结合《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使科研违规行为的后续处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对科研单位和个人起到警示效应,加快推动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上一篇:在线旅游监管新规引入信用手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