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作者:薛方,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庚子之疫是场大考,冲击着我国经济底盘,也考验着我国社会治理基础。2020年中国经济一季报-6.8%的增速,成为1993年我国正式采纳GDP指标核算以来首次为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中央着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也是保住中国经济基本盘,夯实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基础。
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研究院近日发布疫情下中小微经济恢复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小微企业收入降低69.5%。从疫情之初的企业纾困到复工复产,信用工具和信用投放首次规模化进入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箱。随着信用体系治理空间向经济社会纵深不断拓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迎来了突破的临界点。
信用体系成为最具韧性的现代治理手段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信用是世界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全球营商便利度排名2019年又跃升15位,升至全球第31位。而征信覆盖率和信用信息指数正是其中重要指标。继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之后,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社会信用体系以其独特信用承诺、信用记录、诚信自律、信用修复而呈现出社会治理系统的“不死机、不崩溃”的功能即“鲁棒性”,在评估、预警、转移、缓冲信用风险,以及联合激励顺周期和联合惩戒逆周期的双向跨域治理,正逐渐成为现代治理体系的基础支点和最具韧性的手段。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最后100米在哪里?
应对疫情冲击,据不完全统计,1月底到2月16日全国已有106个省级、市政府正式出台纾困政策文件127部。成效初显,但政策传导“肠梗阻”顽疾依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最后100米在哪里?恒大研究院报告有新发现,2018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32.8万亿元占总体企业贷款余额40.7%,民营企业占据的信贷资源与其经济贡献完全不相匹配。在常说的民营企业的“56789”前面应该再加一个“4”,即民营企业用40%左右的银行贷款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
信用风险定价成为突破的关键
“健康码”从杭州版到全国版,成为此次全国战疫信用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一大亮点。健康码不仅是个人诚信的试金石,也由于与社区管理、市场消费打通,而成为社会信用体系赋能社会治理成本节约、效能提升的关键,更是“数字+信用”构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石的经典。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个体经营户总量测算与新冠疫情冲击评估》发现,基于数字技术精准放贷的贷款量每增加1%,疫情冲击就减小2.57%。传统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做市场化的风险定价,信贷市场的管道很难触达经济体的中小微企业末端。大数据金融技术发展给出了突破性解决的创新实践:目前三家网络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按“310”贷款模式实时处理贷款。每家每年都能发放大约1000万笔小微或者个人贷款,而它们的不良率则保持在1%上下。北大国发院黄益平教授认为“这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金融创新”。
建议启动中小微企业“信用基建”工程
启动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基建”工程,对政府而言,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最后100米”,打造信用融资基础设施升级版;对企业而言,鼓励企业树立“信用储值”的长期主义理念、应对不确定时代;对政策而言,全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税易贷”“信易贷”“信易批”“信易租”等“信易+”系列活动,已经直接将企业信用“生产要素化”了——实际上,政策实践创新早已走在了信用理论的前面。
“信用基建”并非创设一家新银行,而是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个“信用积累、储蓄、增信、变现”的水库一样的新基建,打通金融服务精准对接的最后100米。工程的实施,不搞重复建设,只需要对现有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整合创新实现升级,也是对目前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无法覆盖的中小微企业的补充。平台提供六大系统信用服务,即挖信、评信、增信、储信、修复、用信。“挖信”等前五项是企业信用资产的“收入”,用信是企业信用资产“支出”和信用价值的变现。其中的“挖信”是对中小微企业沉睡的信用资源多维挖掘和信用价值量化,是传统采信、征信、评信的智能叠加。“储信”,是解决“数据白户”的问题。
本次疫情危机中,国家投资7.3亿元建成的中国疾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失灵教训需要吸取,在“信用基建”工程在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需要一套包括信用体系在内的现代治理体系的“软件”同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