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文章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蒋毅、外资司副司长夏晴、开放司副司长张明、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出席发布会,介绍深化改革开放有关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孟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成就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国资国企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健发展,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过去10年,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翻了两番。
二是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实施,组织开展6批次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全方位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形成了强大国内市场。
三是宏观经济治理改革取得新成就。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持续创新,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等更加灵活有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四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协调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X+1+X”的油气市场体系。大力推进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强化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有效应对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和国内疫情散发、异常天气等影响,保持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企业稳步“走出去”,境外投资发展迈上新台阶,国际合作新优势加快培育。
一是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相继投产扩能,吸引外资规模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6万亿美元。同时,支持企业合理使用国际资金,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企业“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完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不断加强。境外中资企业从2012年末近2.2万家增长到超过4.5万家,境外投资存量从2012年末0.5万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7万亿美元,促进了我国与东道国互利共赢。
三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起步。全面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并覆盖全国所有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四是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
CGTN:
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哪些成就?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项工作未来如何推进?
蒋毅:
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市场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6亿户。
二是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市场准入限制不断放宽,公平竞争共识不断凝聚,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健全。
三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进一步畅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加强,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稳步发展。
四是市场环境和质量明显提升。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96位跃升至目前最新的第31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34位提升到现在的第12位。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向社会公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我国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意见》强调,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发展预期,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有助于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可以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一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好市场规模、结构、组织、空间、环境和机制建设的步骤与进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中国网:
近年来,我国启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请问这项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工作方向是什么?有哪些考虑?
蒋毅: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制度。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清单制度建设与落地实施工作。2016年起,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两批15省(市)开展试点,2018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印发,这项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此后,清单持续修订,市场准入制度体系逐步成熟完善。主要进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全国一张清单”管理制度牢固树立。切实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在全国清理了23个各地区自行编制发布的市场准入类负面清单。
二是市场准入持续放宽和规范。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版清单与2018年试点版清单相比,事项数量由151项缩减至117项,缩减比例达到23%,推动放开“矿业权评估机构资质认定”“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资格认定”“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一批准入管理措施。同时,及时依法将传媒、金融、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纳入清单管理。
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相继出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以服务业为重点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要求,2021年以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准入的特别措施,在科技创新、医药健康、教育文化、交通运输、种业发展、商业航天、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全国率先破局相关领域改革,具有突破性意义。
四是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稳步开展。我们指导福建、云南、宁夏等10个省份试点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为清单落实提供有力抓手。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按照“一案一核查,一案一通报”原则,按季度归集通报典型案例,纳入全国城市信用状况动态监测并向社会公布,有效推动各地方对照查摆,积极排查破除了一批市场准入的壁垒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清单的动态调整,会同有关地方推动放宽准入特别措施扎实落地,稳步扩大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范围,加大违背清单案例的归集通报力度,持续推动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和规范。
来源 | 中国网
扫一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促会公众号即可查看更多资讯